桦川县信访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

2017年1月全国信访局长会议在京召开,国务院副秘书长、国家信访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舒晓琴强调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以打造阳光信访、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为引领,继续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和信访法治化建设,推进信息化系统的全面覆盖。

信访档案是信访业务办理过程中形成的重要信息资源,信访档案的电子化是实现互联网+政务和信访大数据总体目标的重要前提,也是国家对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明确要求。

纸质档案管理现存问题

档案信息统计较难,准确性低。管理人员通过原始方式登记纸制档案信息,缺少系统化的信息校验,易发生缺项漏项导致信息不准确等问题。

档案查阅不便,实效性差。对于已登记的档案信息,没有便捷的检索手段,更无法按照多维度进行综合统计分析,查询档案较耗时,准确性较低。

案件办理进展无法及时掌握。案件办理的情况与进展依靠人工记录,领导无法及时掌握在办、超期、办结等情况,影响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。

无法对领导提供有力数据支撑。未全面形成信访档案数字化,无法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和综合统计分析,如:案件的增长趋势、上访比例、办结效率、工作成效等数据,不能为信访工作提供决策依据。

无法实现档案借阅的全程跟踪。传统借阅方式依靠手工记录,对于借阅次数、人数、用途等信息无法进行查询和统计,不便事后追溯,实物档案借阅效率低,可控性差。

纸质档案不易长期保存。纸制档案不适合长期保存,存放环境要求较高,易发生纸张老化、受潮、虫蛀、丢失、损坏等情况。

系统优势及特点

信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B/S结构及HTML5软件技术,对电子档案采用高强度RSA非对称式加密来保证档案的安全,通过软件技术与信访业务紧密融合,是为信访部门定制开发,极大限度地体现了系统的专业性与全面性。系统主要包括档案登记、档案管理、档案发布、档案查阅、档 案借阅、综合查询、统计分析、预警监控等核心功能。

形成信访"大数据",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。通过对历史档案信息的采集和整理,将非结构化的纸制档案扫描件转化为结构化的档案数据信息,将原纸质材料的静态数据转化为可灵活运用的动态数据,从而形成信访"大数据",为信访工作的各项指标量化和领导管理决策提供权威数据支撑。

打造信访工作"放大镜",大幅提升工作成效。对已形成的信访档案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统计,建立信访管理工作的"放大镜",充分利用软件科技手段,从以往难以看到的角度重新透视和审视信访工作,发现信访工作的潜在问题和深层次原因,大幅度提升工作成效。

建立工作实效预警机制,提升案件办结率。根据管理要求生成警示灯,对办理过程中的档案进行督办催办,避免档案的遗漏或积压,便于领导及时掌握档案详细 情况和办理进度。

实现档案线上、线下的双轨借阅管理,过程可追溯。借阅者可通过网上申请和现场实物两种方式借阅信访案件档案,利用系统记录完整的档案借阅信息,便于统计档案借阅的次数、用途、方式,实现对档案借阅的严格管理和过程追溯。

强化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,杜绝篡改和窃取。通过严格的系统权限分配,确保用户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使用电子档案,并对用户的操作记录详细日志。通过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,实现对纸制档案扫描件的防篡改、防伪造和防盗用。

保障原始档案留存年限,全面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。避免档案纸张因老化、受潮、虫蛀、丢失、人为等因素损坏,保证档案能够以电子文件的形式 在存储介质内永久保存。

Copyright © 2024, Star-Hope. All Rights Reserved. 黑ICP备05005881号